博文

目前显示的是 六月, 2022的博文

关于影评的一点杂感

近日我见不少了不少“假如是我”式的影评,其套路也都相似:假如我是编剧/导演/制片,我就拍ABCD,但是他没拍ABC,却把精力放在EF上…… 换言之,不是对于作品本身的观赏和评价,而一跃至于检查“你是不是和我想的一样”,并为这种苛刻检查下出现的不一样而大发莫名其妙的脾气。 能跳出这种霸道窠臼的,才算写点合格的东西。

杂感

下午写东西写得胸闷,就顺着路边的荫凉散步,不知不觉走到班车始发点,这里最近几天都有送站的班车,许是时间还不到,几个拉着行李的学生和司机在外面坐着闲聊天。 远处有拍照片的,拍什么照片呢?答曰,毕业照。其实科学院的学生只在这个地方呆第一年,离毕业还远着,然而倒也不耽误大家欢欢喜喜地拍“毕业照”。 有个动物所的学生,假期结束就要到昆明的研究所去,跟同伴们聊起毕业之后,要去哪呢?也许武汉,也许重庆,也许就留在昆明——“我面试的时候去过一趟,挺喜欢那里的天气”,他如是说。 司机也说了一会话,谈起他年轻时的故事,讲着讲着动了情,说他当初因为受不了家里催他结婚,一气之下跑到怀柔旁边一个林场躲清静,兜兜转转最后转到科学院的司机班来了。 因为偶然路过昆明觉得“天气好”就要留在千里之外的城市,因为嫌弃父母催婚就从市里跑到乡下来,不说他们,我之所以到北京,说到底不也是因为面试的时候讲了几句俏皮话,在快活的空气里一激动就做出保证了吗?甚至我们的组织取名字,也不过是翻开字典随便选的两个好字眼儿,就这么赫赫地挂了若干年。 突然,一个念头电光火石般进入我的脑海:原来我们都极容易在极重要的关口上,因为极细微的干扰做出极草率的决定。 其实,长大了去哪里读书?毕业了去哪里工作?工作要留在哪个城市?要找一个什么样的爱人?……这本来都是相当重要的问题,然而越是重要,我们在回答的时候往往越是不加考虑信口胡诌。 然而大家说起自己的以前和以后,都是兴致高昂,已经白了鬓角的司机大概心中有些怀念,青年学生们是来不及惆怅的,他们觉得自己就像巴颜喀拉山上融化的雪水,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崇山峻岭、峡谷隧道也能穿过去,最后还要一点一点长成滚滚黄河的。 我们都还年轻,觉得无论要做什么,时间都来得及。